发布日期:2024-05-29
5月27日至28日,“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80年与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共同主办。70余位中外高级别政经领袖、专家学者齐聚西湖之畔,围绕全球宏观经济转变、全球金融稳定、新兴市场恢复、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气候融资的未来之路等12大主题展开热烈研讨。
会议现场
浙江省副省长卢山,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清华大学总会计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全球经济治理五十人论坛发起人、IMF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董事马克·乌赞发表开幕致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廖岷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顾良飞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杨斌致开幕辞
杨斌认为,在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变数的当下,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建立有韧性的普惠国际货币体系。当今世界面临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数字经济和实现绿色转型等诸多挑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是应对新挑战的方略。
焦捷致开幕辞
焦捷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坚持以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政策协调,积极开展多边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朱民致开幕辞
朱民表示,过去80年来,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地位。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十字路口”:地缘政治紧张趋势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和全球化进程放缓,金融风险聚集。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新体系能使所有国家受益,为全人类提供稳定的金融体系,支持全球经济增长,实现全球经济繁荣。
马克·乌赞致开幕辞
马克·乌赞认为,过去20年,国际社会经历了经济危机、地缘政治等多重变迁,现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找到确保金融稳定的根本办法。现在的经济治理体系既要适应21世纪的新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合作,促进低碳经济转型,也要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的出现等新情况新挑战。中美、中欧需要合作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治理体系,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廖岷作主旨演讲
廖岷表示,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是现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体系的受益者。希望我们在合作理念的指引下延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多边主义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为构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提振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促进全球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惠及全球。
本次国际研讨会共举办8场主题会议和4场平行论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论坛为经济全球治理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希望继续凝聚各方信心,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稳定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