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29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9月24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承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新质生产力”专业沙龙在北京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出席并致辞。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新文,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熊远明,阿根廷前科技创新部部长、伊比利亚美洲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菲尔穆斯,墨西哥国家公共管理高等学院(国家政府学院)院长路易斯·马丁内斯,TraditioNow创始人米成,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奇夫,和光战略研究院院长、焦裕禄干部学院教授胡宇东,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邦唐作主题分享。来自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印度、柬埔寨等近10个国家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及青年代表参与座谈交流。
范大祺致辞
范大祺表示,文化传承发展需以“守正”筑牢根本,以“创新”焕发生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新质生产力挖掘思想养分、探索实践路径;文明交流互鉴要以“对话”打破壁垒,以“融合”凝聚共识,通过搭建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新质生产力发展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国际传播为助力,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催生和催化更加多元跨界的国际传播活动。
吴新文作主题分享
吴新文表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独特先进的文化基因,主要包括“和合则兴”“长期主义”“民生为大”“勇于创新”“开放共生”五个方面。中国在世界大舞台上,与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开源、共生、共享、共赢,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天地。
熊远明作主题分享
熊远明认为,应着力推动高质量中文信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主动为AI训练供给优质内容。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弥补中文信息在互联网中占比偏低的短板,而且能让AI模型更好地深度服务于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
丹尼尔·菲尔穆斯作主题分享
丹尼尔·菲尔穆斯指出,拉丁美洲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共生、平等相待等价值理念,与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高度契合、深度呼应。全球南方国家在能源转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加强协作联动,对缩小乃至消弭各国间的发展鸿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路易斯·马丁内斯作主题分享
路易斯·马丁内斯认为,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基因组学、纳米技术、清洁能源是深刻影响人类未来发展走向的五项关键技术。墨西哥与中国同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应在科技创新领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兼顾经济效益、维护社会正义、注重环境保护的新型全球发展模式。
米成作主题分享
米成表示,中华文化、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三者需实现深度有机整合,应继续积极推动开发文化文博及非遗领域数字管理系统,借助技术手段激活中华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生产资料,并通过举办文化巡展等方式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穆罕默德·萨奇夫作主题分享
穆罕默德·萨奇夫指出,古代丝绸之路曾是推动中印两国思想碰撞与艺术交融的重要纽带,如今,数字革命为两国文化交流搭建起全新桥梁。中印两国应携手引领数字革命,借助技术手段将璀璨文化遗产转化为鲜活数字画卷,让文化魅力与人性光辉得到进一步彰显。
胡宇东作主题分享
胡宇东表示,应深度挖掘并提炼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科学有效的路径推动传播,从而为城市软实力建设夯实基础。未来可通过开展系列专项研究、策划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等方式推动城市IP向多元文化消费场景转化,助力城市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与综合竞争力。
邦唐作主题分享
邦唐指出,从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到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数字平台建设,数字技术正在成为中柬两国深化文化交流的全新桥梁与重要载体。未来,需聚焦联合数字遗产保护项目、青年数字交流计划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为两国传统友谊注入更持久的活力。
沙龙现场
本次沙龙围绕2025北京文化论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年度主题,设置“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与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及文明互鉴”两场圆桌讨论,邀请国内文化、科技行业嘉宾与企业代表展开深入探讨。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与发展”圆桌讨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北京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郭云涛、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战略规划所副所长侯彦全、上海金泽工艺社文化总干事马宁围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与发展”作圆桌讨论。嘉宾一致认为,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强劲的文化发展潜力,其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在对各类人才与资源的吸引力、市民对城市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上。这种文化软实力不仅能为城市经济增长、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更是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面向未来,需进一步深度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与内在潜力,以文化为引领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推动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迈进。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及文明互鉴”圆桌讨论
出海远航创始人、腾讯音乐研究院秘书长王优酉,前京东集团CTO、京东集团终身荣誉顾问、磁云科技创始人李大学,人民VR平台负责人孙文博,薰席所主理人、上海金泽工艺社研究员、中国日化协会创香专委会筹办负责人、帝斯曼-芬美意顾问马溪芮围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及文明互鉴”主题作圆桌讨论。嘉宾一致认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手段,能够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更便捷、更生动的互鉴桥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反哺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其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解码新质生产力》新书揭幕仪式
沙龙期间同步举行了《解码新质生产力》新书揭幕仪式。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为现场嘉宾介绍图书主要内容。范大祺、吴新文、胡宇东、刘典共同为新书揭幕。该书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编撰,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核与中国实践成果,为推动中国发展理念的跨文化传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路径的认知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