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010-68995922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发布日期:2025-09-29 文章来源:admin

9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指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成功举办。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洛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当代批评家、翻译家、作家、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陈众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法国作家让-皮埃尔·帕奇,新西兰武术发展基金荣誉主席洪卫国,马来西亚著名钢琴家克劳迪娅·杨等中外嘉宾出席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焦丹主持沙龙。来自文学、历史、翻译、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60余人参会。


在主题发言和圆桌对话环节,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翻译、文学、历史、国际关系等领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外人文交流的价值内涵与路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黄友义作主题发言


黄友义指出,文学翻译是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应积极借助外国译者与出版机构力量,通过图书、影视、短视频等多渠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陈众议作主题发言


陈众议从学术角度阐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文化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提出应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学理支撑。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谢韬作主题发言


谢韬回顾了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潜在突破口,强调民间、青年与地方层面的交流仍是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王宗琥作主题发言


王宗琥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中俄交流方面的实践成果,生动阐述了文学交流在巩固两国友好关系、沟通民众情感中的独特作用,凸显了文学作为跨文化沟通载体的深远意义。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让-皮埃尔·帕奇作圆桌对话发言


让-皮埃尔·帕奇从历史视角出发,剖析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提出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智慧与理念对当今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洪卫国作圆桌对话发言


洪卫国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展示了太极拳如何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符号,分享了以柔性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与成效。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克劳迪娅·杨作圆桌对话发言


克劳迪娅·杨从侨胞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发挥音乐文化的桥梁作用,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对话融合。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焦丹主持沙龙


我院承办202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维视角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专业沙龙

沙龙现场合影


本次沙龙通过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思想对话,展现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在促进文明互鉴中的开放姿态与积极作为,为拓展中外人文交流新格局注入了新动能。


推荐阅读